- 许海芹;雷杰;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穴位帖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临床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92例UAP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穴位帖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管内皮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治疗前两组一氧化氮(NO)、血流介导的扩张值(FMD)和内皮素-1(ET-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NO和FMD均增加、ET-1下降(<0.05);且观察组NO和FMD均高于对照组(<0.05),ET-1低于对照组(均<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穴位帖敷对UAP疗效较好,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2020年06期 v.42;No.399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卢永智;冯伟;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联合氟桂利嗪治疗颈源性眩晕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刺络联合拔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及功能评分、血清中D-二聚体及hs-CRP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颈性眩晕症状及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0.05),血清中D-二聚体及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0.05)。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刺络拔罐治疗可有效改善颈源性眩晕临床症状,调节局部炎性反应,降低眩晕患者血液粘度。
2020年06期 v.42;No.399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张俊杰;张跃强;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mFOLFOX6方案化疗的减毒增效及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方法将64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mFOLFOX6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在mFOLFOX6方案化疗的基础上联合参苓白术散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免疫力情况以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胃肠不适、肝功能损害的严重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细胞百分比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0.05),CD8+细胞百分比较治疗前明显降低(<0.05);观察组患者CD3+、CD4+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0.05),CD8+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可明显提高结直肠癌患者术后mFOLFOX6方案化疗的临床疗效,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化疗所引起的毒副反应。
2020年06期 v.42;No.399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吉岳萍;刘娟;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联合耳穴压豆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02例CHF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足浴、耳穴压豆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心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均增加(<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心率(HR)均下降(<0.05);且观察组LVEF、SV均高于对照组(<0.05),LVDD、LVSD、HR均低于对照组(<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HMBV)、全血低切黏度(LWBV)、血小板黏附率(PAdT)、红细胞比容(HCT)、纤维蛋白原(Fbg)均下降(<0.05);且观察组HMBV、LWBV、PAdT、HCT、Fbg均低于对照组(<0.05)。结论中药足浴联合耳穴压豆综合疗法对CHF患者的疗效较好,能明显改善心功能和血液粘稠的状态。
2020年06期 v.42;No.399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薛冰洁;殷燕云;
<正>不孕症是育龄期女性临床常见的疑难病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排卵障碍是导致不孕症重要发病因素之一。现代医学认为排卵障碍性不孕症(ovulatory disorder infertility,ODI)与内分泌失调密切相关,常规采用促排卵方案治疗,但是带来很多需临床亟待解决的不良反应,如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多胎妊娠、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等,且临床上大部分女性希望自然受孕,故迫切需要从中医学角度寻求治疗思
2020年06期 v.42;No.399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陈少枪;蒋宇宽;张晓琳;
<正>李中梓(1588—1655年),字士材,号念莪,明末华亭(今江苏松江)人,为明末清初著名医药学家,著有《内经知要》、《医宗必读》、《伤寒括要》等。其尊《内经》理论,法仲景,承东垣、景岳等医家之学,博采众长,形成自身独特的论治咳嗽的经验。现整理分析其辨治咳嗽的经验,以期提高临床论治咳嗽的水平。
2020年06期 v.42;No.399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潘金源;徐磊;叶昭素;
<正>叶昭素教授从事中医临床50年,教学25年,擅长诊治各种肝病、甲状腺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肾病及疑难杂症。其运用中药"对药"治疗甲状腺疾病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在临床上行之有效,深得患者的信赖。笔者有幸跟随叶老师学习,收获良多,现将其治疗甲状腺结节常用对药分述如下,以供读者临床参考。1病因病机中医认为,甲状腺结节属于"瘿瘤"、"瘰疬"范畴,发病多与情志内伤、怒则伤肝、环境污染、饮食不节、起居失常等有关,中医的肝(胆)、脾(胃)为主要相关脏腑。
2020年06期 v.42;No.399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李凌霄;戴琦;陈崑山;
<正>随着人类寿命的增长和自然环境的恶化,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恶性肿瘤具有隐匿性,凶残性,多变性,难消性,损正性等特点,临床治疗相当困难。西医目前治疗有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生物治疗、基因等治疗,但由于治疗后会引起一定的副作用、且价格昂贵,对身体损害较重,患者不易耐受。中医虽然在抗癌杀瘤方面较西医作用力弱,但其作用和缓持久,能增强人体正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益寿延年。陈崑山教授乃江西省首批国医名师,国家级名中医,
2020年06期 v.42;No.399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郭丽珍;吴东南;肖政;李逢春;尹懿;范世平;
<正>H型高血压是指血压升高同时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大于10 mol/L,属于原发性高血压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在我国近3亿成年高血压患者中,H型高血压占比高达75%,且发病以男性患者居多,随年龄增长逐渐呈上升趋势[1-2]。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心脑血管发病密切相关,H型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Hcy正常的高血压患者高约5倍[3]。当前对于H型高血压的治疗多以西药为主,其综合疗效
2020年06期 v.42;No.399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廖健;邹慧;凌丽;
<正>据2016年2月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的阶段数据显示,痛风在我国的患病率为1%~3%[1],由于长期痛风可出现肾脏并发症、关节骨质破坏,易合并血糖、血脂等代谢异常,目前已逐渐成为广泛关注的国民健康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痛风在我国的患病人群逐年增多,且逐步趋于年轻化。对于痛风急性期的治疗,国内外指南及专家共识较为一致的推荐及早进行止痛治疗。目前非甾体消炎药、秋水仙碱、糖皮
2020年06期 v.42;No.399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向曦;
<正>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者,在经期或经期前后,出现的下腹部痉挛性或周期性疼痛为主的疾病,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全球发病率约17%~80%[1]。现代医学对于原发性痛经一般采用非甾体抗炎药,止痛效果好但副作用多,且容易产生依赖性,一次给药无法长时间发挥作用。而中医治疗针对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方法多样,其中中药口服及针灸外治疗法应用更为
2020年06期 v.42;No.399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熊智群;罗桂平;
<正>风热咳嗽是一种发生于小儿群体的常见咳嗽类型,在小儿咳嗽的多种类型中,风热犯肺型为其最常见类型;此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短、病情易反复及起病急等特点,实为一类典型的支气管病症。因小儿组织、器官均没有完全发育,而且形气未充、脏腑娇嫩,当外邪入侵时,难以抵抗,从而造成病情持续加重。临床多用西药对此病进行治疗,但缺乏针对性,而且比较单调、单一,因而治疗效果不佳。针对此情况,有研究[1]建议采用中
2020年06期 v.42;No.399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陈芳;吴蕊;刘文韬;常明泉;
<正>黄褐斑在皮肤科女性中发病率较高,并且在育龄和中年女性多发,黄褐斑因其严重影响颜面部的美观,因此给许多女性患者日常生活带来诸多烦恼。黄褐斑目前尚无根治药物和方法,临床上常用光电治疗、脱色剂外用,辅以调节内分泌的中药、抗衰老抗氧化的西药内服来治疗,往往疗程长、疗效相对有限、容易复发,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认为黄褐斑形成的机制主要与黑素细胞的活性增加、酪氨酸酶活性增强紫外线照
2020年06期 v.42;No.399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周光明;唐志安;
<正>运气学说是古人探讨自然变化的周期性规律,及其与健康和疾病影响的一门学问[1]。具体来说,它是在天人合一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阴阳五行作为基础,运用十天干、十二地支,来推论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影响的一种学说。《黄帝内经·素问》关于运气有七篇[2]:《至真要大论》《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详细论述了五运六气的理论。因此,五运六气渗透于中医学理论的各个方面,长期指导中医防治疾
2020年06期 v.42;No.399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郝旭雯;唐艳萍;
<正>半夏泻心汤首载于张仲景所著《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49条[1]:"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也,宜半夏泻心汤",是治疗"痞"证代表方,《华氏中藏经》说:"阳气上而不上曰痞;阴气下而不下曰痞,痞格者谓阴阳不相从也。"指出痞证
2020年06期 v.42;No.399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龙文玲;王倩;何其洋;金钊;严然;
<正>肾癌是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第二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占第二位,仅次于膀胱肿瘤,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属于中医"尿血"、"肾积"、"腰痛"等范畴。《灵枢·百病始生篇》中就有类似肾癌的相关记载,"其著于膂筋,在肠后者饥则积见,按之不得。其著于输之脉者,闭塞不通,津液不下,孔窍干壅"。单纯从中医辨证论治指导肾癌临床治疗,难以取得良效。对肾癌进行中医辨病论治,分析
2020年06期 v.42;No.399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马士才;马亚会;王道义;李静;连建伟;
<正>傅青主乃明末清初名医,其所著《傅青主女科》别具一格,治法用方不失古人准绳,独辟蹊径又不落俗套。傅氏旨遵前贤,从经络辨治和脏腑辨治同时着手,论治五色带下(白、青、黄、黑、赤)颇具特色。健康妇女在一定的年龄段,阴道中排出色白或透明粘稠的液体,量适中,无异常气味称带下。带下津润,非本病,生即有,出胞宫,精余所化,对器官有滋养护卫之功,带液多寡可辨阴液盛衰。带下病见色、质、量、气味等异常,或见赤白
2020年06期 v.42;No.399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郑鸥;冯妮;高锋;
<正>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中多见的一类颈椎病,因为颈椎退行性变累及颈神经根,表现为颈神经根支配区感觉和运动障碍。主要症状为颈肩部疼痛,一侧上肢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和(或)麻木,患侧上肢有沉重、无力感,偶出现持物坠落。临床研究表明[1],针刺可以改善颈部局部微循环、缓解组织缺血缺氧状态,改善组织营养状况,进而改善神经功能,但麻木比疼痛更难缓解,故运用针刺配合放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上肢麻木,可以加快
2020年06期 v.42;No.399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熊萍;
<正>腕管综合征(CTS)又称鼠标手,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卡压,而导致以桡侧三个半手指的麻木、疼痛,并以夜间加重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本病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和手工劳动者。轻中度CTS以保守治疗为主,中医针灸等均可改善患者的症状[1]。神经双卡是指1根神经在同一肢体的2个不同部位同时受到卡压,可导致肢体特定部位运动、感觉及植物性神经营养功能障碍[2]。最常见的神经双卡综合征是腕管综合征和神经根型颈
2020年06期 v.42;No.399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徐卢勇;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发生率较高的骨科疾病,椎间盘纤维环因受外部因素导致断裂是该疾病的主要发生原因,椎间盘纤维环断裂后,髓核组织可通过断裂处突出,从而刺激邻近的的脊神经,致使患者腰部出现疼痛并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中医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归纳为"腰腿痛"、"痹症"等范畴,由于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或跌扑闪挫、筋骨劳损至经络受损,气血阻滞,不通则痛,引起腰腿部麻木疼痛[1]。笔者观察针刺夹脊秩边环跳穴
2020年06期 v.42;No.399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