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毅;廖浩豪;刘晋;廖胜杰;张超;
目的 观察培土生金汤辅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及其对巨噬细胞重编程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86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培美曲塞+顺铂化疗结合靶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培土生金汤辅助治疗,连续治疗2个化疗周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M1型(CD80)、M2型(CD163)]、躯体功能状态[卡氏功能状态(KPS)]、生活质量[生活质量量表(SF-36)]。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0.05);两组CD3~+、CD4~+、CD4~+/CD8~+水平升高,CD8~+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0.05);两组CD80提高,CD163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0.05);两组KPS及SF-36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0.05)。结论 培土生金汤辅助治疗可调节NSCLC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及巨噬细胞重编程,提高抗肿瘤效果,改善患者躯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2025年11期 v.47;No.464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5K] - 陈静宇;瞿晓岚;裘嘉兴;汪颖劼;江艳芬;王莉;
目的 观察加味五子定喘汤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痰浊阻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符合AECOPD的西医诊断标准且中医辨证为痰浊阻肺证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应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加味五子定喘汤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预计值(FEV1%)及FEV1/用力肺活量(FVC)比值]、呼吸困难严重程度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评分的变化情况、实验室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胱抑素C(Cys-C)]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mMRC评分均明显降低(<0.01),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0.01);两组FEV1%、FEV1/FVC升高(<0.05或<0.01),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0.01);两组PaO_2升高,PaCO_2降低(<0.05或<0.01),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0.05或<0.01);两组CRP、PCT、IL-6、CysC显著低于治疗前(<0.01),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0.05或<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加味五子定喘汤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炎症生物标志物CRP、PCT、IL-6、Cys-C的水平,使呼吸道黏液分泌减少,消除或缓解气道阻塞,有效改善肺功能,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2025年11期 v.47;No.464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8K] - 代艳丽;吴小毛;沈长锐;陈继红;桂俊浩;
目的 观察中药三联法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AP)胃肠实热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我院77例HTG-AP胃肠实热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9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接受胰岛素、低分子肝素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三联法(即:大柴胡和大承气汤加减口服/鼻饲、大承气汤加减保留灌肠和芒硝外敷)。比较两组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腹痛腹胀消失、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长、血脂水平、血淀粉酶(AMS)及炎症指标、凝血功能、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评分(BiSAP评分)、中医证候积分、重症胰腺炎(SAP)转化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出院后3个月随访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0.05);治疗组症状改善时间(腹痛腹胀消失、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0.05);两组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下降(<0.05),治疗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0.01);两组AMS、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均下降(<0.05),治疗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0.05);两组凝血功能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均下降(<0.05),治疗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0.05);两组APACHEⅡ、MCTSI、BiSAP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治疗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0.05);治疗组SAP转化率、出院后3个月随访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0.05)。结论 中药三联法治疗HTG-AP胃肠实热证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胰腺微循环、减轻炎症反应,减少SAP转化率,提高临床疗效;出院随访3个月复发率低,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2025年11期 v.47;No.464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2K] - 洪杏;张阿锦;陈一斌;
目的 观察清胰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胰汤治疗,两组均治疗10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病情严重程度及脏器功能、血清炎症指标、血淀粉酶(AMY)水平、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0.05);两组患者腹痛、大便不通、恶心呕吐、潮热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0.05);两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马歇尔评分(Marshall评分)以及腹内压水平(IAP)、肌酐水平(Cr)均低于治疗前,氧合指数(P/F)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0.05);两组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及AMY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0.05),观察组WBC、CRP、IL-6、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0.05),两组AMY比较无统计学差异(>0.05);观察组患者通便时间、腹胀与腹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0.05)。结论 清胰汤治疗重症胰腺炎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有效改善患者肠道功能,减轻脏器损害,促进临床症状缓解,提高临床疗效。
2025年11期 v.47;No.464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3K]
- 李兰楠;李昊文;殷仁龙;陶春晖;
<正>邱明义教授是全国知名伤寒学者,湖北中医名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湖北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半夏泻心汤是《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在脾胃病治疗领域具有重要地位,该方作为调和中焦气机的代表方,充分体现了辛开苦降配伍法的精髓。邱教授致力于研究《伤寒杂病论》50余载,擅用经方治疗各种脾胃病,对于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亦有丰富经验和深厚见解。笔者有幸随诊左右,临诊抄方,现将邱教授运用半夏泻心汤化裁的经验和代表性医案加以总结,供同道参考。
2025年11期 v.47;No.464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9K] - 吴雪莹;朱林平;杜泽珺;吕霄潼;闫景顺;李晓凤;张红霞;
<正>于教授,第四、五、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专家,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指导老师,业医50余载,理论及临床经验丰富,善用经方,提出“郁滞论”学术思想,注重气机升降调节理论,倡导“内伤杂病以开郁为先务~([1])”。栀子豉汤为《伤寒论》名方,是张仲景治疗热郁胸膈的经典方剂之一,也是“火郁发之”治法的代表方剂,体现了《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精髓,其用药精简却配伍巧妙,在现代临床中应用广泛。于教授对于栀子豉汤的运用颇具心得,治疗诸多内科杂病之际巧用栀子豉汤,加减斟酌,变化无穷,疗效甚佳。笔者有幸跟诊于教授,受益颇深,现将于教授变化运用栀子豉汤论治内科杂病的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2025年11期 v.47;No.464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4K] - 彭韵嘉;叶佳;张紫娟;游卉;
<正>胞宫假腔(简称“假腔”),西医称子宫切口假腔,是指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缺陷或瘢痕裂隙,以致切口部位子宫肌层不连续,形成与宫腔相通的凹陷或腔隙。临床以阴道异常出血及酸、胀、痛三症为主要表现。随着现代检查技术发展、剖宫产术的增加,胞宫假腔的发病率也持续上升。目前,西医治疗方案以手术和激素治疗为基础,存在“三高一低”的问题,即风险、难度、复发率高,但疗效低。而中医目前无系统诊疗方案。尤昭玲教授,第二届全国名中医,第四批全国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南中医药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025年11期 v.47;No.464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8K] - 贺明玉;刘健;
<正>类风湿关节炎(RA)是涉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对称性关节疼痛、肿胀,并最终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1])。RA患者伴有多方面的关节外表现,包括血管炎、肺部病变和血液学改变等~([2])。慢性炎症性贫血(ACD)是活动期RA最常见的关节外表现之一,有研究表明,RA患者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与炎症反应和疾病活动度变化密切相关~([3-4])。因此,贫血被认为是RA放射学进展的预测因子,是影响RA患者局部关节损伤和全身症状的重要因素~([5])。我们既往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发现,活动期RA患者的贫血发生率为58.08%,伴有贫血的RA患者再入院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贫血的RA患者~([6])。此外,贫血可导致患者出现低热、乏力、肌力减弱等不良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诊疗应当重点关注~([7])。
2025年11期 v.47;No.464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1K]
- 肖心萌;蒋琼;
<正>原发性痛经(PD)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自身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月经周期性腹部疼痛,患者常出现腰骶酸楚不适或疼痛较明显,向大腿两侧放射,可伴有头晕,恶心欲吐等症状~([1-2])。该病症常见于青年女性群体,多数患者自月经初潮后出现该症状~([3])。近年来发病率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严重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相较于现代医学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中医药在治疗PD方面更具优势~([2])。有研究表明针刺对PD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从调节内分泌激素水平、调控子宫血流速度及阻力等多个方面有效改善PD症状~([4])。推拿联合针刺治疗PD则通过调节患者前列腺素及孕激素水平,改善其子宫微循环状态,提高临床疗效且作用更加持久~([5])。
2025年11期 v.47;No.464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1K] - 周聪;程碑;
<正>胃溃疡是较多发的一种消化性溃疡,通常是因胃酸、胃蛋白酶等对胃黏膜的持续消化刺激,致胃窦、胃角等部位出现局限性缺损所造成,具有患病率高、病程迁延、症状易反复发作等特点~([1])。近些年,受人们饮食习惯与行为方式转变的影响,胃溃疡的患病率不断升高,给予及时规范的诊治和处理,对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至关重要。目前西医针对胃溃疡的治疗多以对症用药为主,但对溃疡创面的愈合效果较差,且停药后易复发~([2])。从中医学角度论治,胃溃疡通常被归于“胃痞”“胃脘痛”等范畴,病机多在于脾胃虚寒、气血瘀滞,故常以益气活血、健脾养胃为治则~([3])。本研究采用具有健脾益气、收敛护膜功效的芪术健脾护膜汤对胃溃疡患者进行治疗,探讨其价值,以期为胃溃疡的中西医结合用药提供新的依据参考。现报道如下。
2025年11期 v.47;No.464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8K] - 谢蕴卓;孟小宇;缪金汾;
<正>失眠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我国约有38.2%的成年人遭受失眠困扰,已经高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或地区~([1-2])。目前,失眠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疗法、心理疗法、物理疗法等,其中以药物干预为主,药物治疗的短期疗效确切,但长期使用患者仍面临药物不良反应及成瘾性等风险。心理疗法对患者认知程度要求较高,难以大范围推广;光照疗法、经颅电刺激、经颅磁刺激等物理疗法需要患者前往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增加治疗时间成本,患者依从性不高,导致当前整体治疗效果尚有较大提升空间~([1])。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失眠的发病存在密切关联,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可以通过影响神经、免疫、内分泌等途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进而影响睡眠,为失眠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2])。
2025年11期 v.47;No.464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1K] - 李思宇;
<正>慢性失眠是以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或早醒为核心症状的高发疾病,往往还伴有日间功能障碍,较大程度干扰患者工作、日常生活及自身健康。以往对于慢性失眠的护理干预主要依托于患者睡眠认知、行为的转变,通过认知行为训练,能帮助患者重塑睡眠习惯,建立良好的睡眠节律。但认知行为训练也存在一定不足:如对患者依从性及参与度有较高要求、起效较为缓慢等。近年来,中医干预手段在临床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有报道也证实中医干预对慢性失眠的有效性~([1-2])。
2025年11期 v.47;No.464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6K] - 李万强;凌鑫檜;张丽娟;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为骨科常见病,主要因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后,在外力作用下,致纤维环破裂、髓核及软骨突出,压迫神经根及脊髓,使患者出现以腰腿疼及麻木为主要症状的病变~([1])。当前临床治疗LDH主要有药物、理疗、手术等手段,其中手术创伤大,且术后存在复发风险,故临床多选择保守治疗,如通过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局部按摩进行治疗,以缓解疼痛,但治疗周期长,且停药后易反复发作~([2])。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仍需寻求其他有效治疗手段以增效。督灸为中医外治法,是于督脉脊柱段上施以“隔药灸”,是调理身体的一种特殊艾灸疗法,而督脉上有“大椎穴”“命门穴”两大寒气进气口,故在督脉处进行艾灸治疗,可调动身体阳气,打通督脉~([3])。
2025年11期 v.47;No.464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 罗舒科;邓俏薇;卢威;杨云松;
<正>卵巢早衰(POF)指女性在40岁以前出现以闭经、不孕、雌激素水平下降、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等为特征的内分泌疾病~([1]),多发于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末期阶段~([2])。近年来POF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据不完全统计,P OF患者在全球女性中占比3.7%~([3]),国内发病率为1%~3%~([4]),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已成为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现代女性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在临床上治疗POF的方式主要为激素替代疗法,以改善雌激素缺乏的状况,但难以使已衰退的卵巢功能得到恢复,同时长期应用激素还可能增加患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疾病的风险~([5])。
2025年11期 v.47;No.464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3K] - 王慧豪;陈莎莎;侯蕾;李晶;
<正>津液的生成、输布和代谢对人体脏腑功能的发挥和营卫气血的运转起着重要作用,而汗、小便、大便是人体津液代谢状态直观的反映。从汗、小便、大便的动态变化中探求病机,三者整体、统一地看待对于人体疾病的辨证论治有重要意义。1津液体系的提出与辨证应用《黄帝内经》首次系统地论述人体津液的生成、输布和代谢:“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1])东汉张仲景较早将津液体系用于疾病辨证论治,如《伤寒论》:“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
2025年11期 v.47;No.464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