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医杂志

访问量:633997

论著

  • 化湿降浊汤联合二甲双胍对痰湿瘀阻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聂春丽;戴兆燕;郑水立;窦欣;王芳;王浪菁;

    目的 观察化湿降浊汤联合二甲双胍对痰湿瘀阻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痰湿瘀阻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化湿降浊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评分、血糖指标、肾功能、肾小球氧化损伤、炎症反应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均降低(P<0.05),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活性氧(ROS)水平均降低(P<0.05),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黏附分子-1(ICAM-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化湿降浊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痰湿瘀阻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肾功能,控制血糖波动,减轻肾小球氧化损伤与炎症反应,且安全可靠。

    2025年06期 v.47;No.459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 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

    李彩杰;郭金丹;李勇;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帕金森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以针刺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P300潜伏期、波幅、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神经营养因子-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简易智力状态评估(MMSE)得分、帕金森病综合评估(UPDRS)得分、中医症状评分、过氧化氢酶、丙二醛、谷胱甘肽及髓过氧化物酶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P300潜伏期、MMSE得分、UPDRS得分、中医症状积分、谷胱甘肽及髓过氧化物酶水平均明显降低,而波幅、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神经营养因子-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过氧化氢酶及丙二醛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针刺与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的联合应用,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缓解症状,修复神经损伤,并改善认知功能,降低氧化应激反应。

    2025年06期 v.47;No.459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 补肾缩泉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肌少症临床观察

    孙洪芹;

    目的 观察补肾缩泉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肌少症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G2A2、G3A2期糖尿病肾病合并肌少症患者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缩泉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血清肾功能指标(尿素氮、血肌酐、尿酸、肾小球滤过率),血糖指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肌肉功能指标(握力、步速、血清25-羟维生素D3),尿液相关指标(24h尿蛋白、尿β2-微球蛋白),记录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评分、血清尿素氮、血肌酐、尿酸、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24 h尿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肾小球滤过率水平、握力、步速、血清25-羟维生素D3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肾缩泉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肌少症临床疗效显著。

    2025年06期 v.47;No.459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 止咳贴联合小剂量甲强龙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研究

    方亮;刘雪梅;邱小慧;

    目的 观察止咳贴联合小剂量甲强龙(MP)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AB)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0例AB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小剂量M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止咳贴。两组均治疗7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2(IL-12)、白介素-13(IL-13)]、嗜酸性粒细胞(EOS)、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记录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后1个月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CRP、IL-13、EOS、SP-D水平均下降,IL-12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CD3~+、CD4~+、CD4~+/CD8~+均升高,CD8~+均下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止咳贴联合小剂量MP治疗AB可提高疗效,促进炎症吸收,调节患儿免疫功能及血清SP-D、EOS水平,进而促进症状消失。

    2025年06期 v.47;No.459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专家经验

  • 陈陶后从“风邪”论治儿科疾病的理论与临证经验

    于晓林;张雪荣;鲁艳芳;

    <正>《素问·风论》曰:“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1])。突出说明了诸病因“风”起,风邪侵入人体可以随着人体体质而引发不同的变化,造成不同的疾病,虽然致病变化多端没有固定规律,但总有风的病因存在。陈陶后教授,湖北中医大师,躬耕儿科临床、教学、科研50余载,擅长治疗各种儿科疾病。

    2025年06期 v.47;No.459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 童昌珍治疗胃食管反流经验

    姚妍玥;邹新蓉;程虹;

    <正>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消化道动力障碍使胃十二指肠内容物非生理性反流至食管,造成食管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外组织损伤的疾病,其中以烧心、反流、反酸、胸痛为典型症状,常可伴有吞咽困难及咽喉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伴咳嗽、睡醒后声嘶等~([1])。流行病学研究调查显示,北美地区此病的患病率为18.1%~27.8%,欧洲为8.8%~25.9%,东亚为2.5%~7.8%,近年来发病率呈升高趋势~([2])。且该疾病易导致食管狭窄、食管癌前病变(主要为BE)以及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2025年06期 v.47;No.459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 刘中勇基于双心思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经验

    袁永康;张诗玲;颜惟红;毛冬梅;刘中勇;

    <正>“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它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1])。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数据显示:中国心血管疾病率仍处于上升阶段,心血管病目前仍是我国首位致死性疾病,推算心血管疾病(CVD)现患者人数3.3亿,这当中冠心病患者约有1139万~([2])。

    2025年06期 v.47;No.459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 朱翠玲应用柴胡类方辨治双心疾病验案举隅

    孙彦琴;朱翠玲;闫奎坡;李兴渊;

    <正>朱翠玲教授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心病区域诊疗中心副主任,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河南省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经方临床应用研究分会主任委员。师承张磊国医大师、熊继柏国医大师、薛伯寿国医大师及多名全国名老中医。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40余年,熟读医学经典,刻苦专研《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博览众多古代典籍,广阅历代医家珍籍及临床医案,临床诊疗经验丰富。

    2025年06期 v.47;No.459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临床报道

  • 针刺联合自拟蒌芩清肺通络方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肺内感染的疗效观察

    杨丹丹;高庆军;王学峰;刘成;张书信;孙丹丹;刘杨;沈雪;

    <正>肺内感染是脑梗死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在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中干预和治肺部感染是治疗的关键。目前西医学多采用抗生素联合祛痰及改善循环等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肺内感染,在临床应用中存在抗生素滥用致病原菌耐药、交叉耐药与多重耐药的发生等问题。而中医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肺内感染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本研究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药结合自拟萎芩清肺通络方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肺内感染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2025年06期 v.47;No.459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 补肺健脾利水方联合深部热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研究

    刘娟;杨丽芳;赵旭东;

    <正>由于多种因素作用影响,脏、壁层胸膜之间液体生成过多或排出过慢,液体在胸膜腔内病理性积聚而产生胸腔积液~([1])。其中肿瘤病因占全部病因的23.7%~([2]),恶性肿瘤侵犯转移至胸膜所致的胸腔积液被成为恶性胸腔积液(MPE)。MPE患者常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咳嗽乏力等临床症状,预后不佳,中位生存期(PFS)仅有3~12个月~([3]),且MPE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2025年06期 v.47;No.459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 通督启语针刺法联合龟鹿聪脑颗粒改善暂时性智力发育障碍儿童智力水平及语言功能的疗效观察

    赵亮;周佩;刘玉堂;杜晓刚;贾建真;乌会强;吕静;

    <正>智力发育障碍(IDD)曾称为智力低下或精神发育迟滞。智力发育障碍作为一种儿童发展性障碍,国际疾病统计分类-11(ICD-11)将IDD分类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暂时性智力发育障碍(PIDD)、未特指的IDD~([1])。PIDD通过早期诊断、治疗及积极干预可发育为正常儿童。因此暂时性智力发育障碍(PIDD)的尽早有效干预尤为重要。语言迟缓为本病的核心症状之一,提高言语功能为家长常见诉求。

    2025年06期 v.47;No.459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临证经纬

  • 基于伏邪理论探讨偏头痛辨治思路

    卢桂花;王睿;熊陈;邵卫;

    <正>偏头痛是一种神经血管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可伴畏光、畏声、恶心、呕吐、焦虑抑郁等症状~([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偏头痛全球年患病率为15%,我国为9.3%~([2-3]),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报告显示偏头痛疾病负担高居神经系统疾病第2位~([4])。目前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慢性偏头痛等难治性偏头痛的存在以及治疗反应不佳、药物副作用等诸多问题使得偏头痛的防治仍存在巨大挑战。中医多途径、多靶点、个体化治疗的优势或为偏头痛的防治带来更多选择。

    2025年06期 v.47;No.459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 基于“五脏相关”理论探讨中医对化疗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治疗

    姚蓓;刘宇;张会平;

    <正>近几年,恶性肿瘤患者日渐增多,恶性肿瘤成为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1])。化疗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与此同时,化疗常会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如腹泻、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疲乏、心脏毒性等毒副作用~([2])。其中化疗药物引起心脏毒性主要表现为心肌损伤和心脏电生理异常,且不可逆转,并与剂量累积呈现正相关,最严重的后果是导致心力衰竭,危及患者生命~([3])。

    2025年06期 v.47;No.459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文献综述

  •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汪维;潘媛芳;雷玲;蒋茜茜;王淑娟;蓝秀;王强;

    <正>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可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临床综合征,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20》指出,我国当前有约890万的心衰患者,且心衰住院患者的病死率达4.1%~([1])。有研究推测在2030年心衰患者数量可能会达到2330万~([2-3])。CHF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与心肌细胞凋亡、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心室重构等有关~([4])。该病治愈率较低,对人类健康及寿命产生严重影响。

    2025年06期 v.47;No.459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 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机制研究进展

    经加吻;许奇;孟庆波;马忠民;汪四海;方朝晖;

    <正>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甚至生存。长期高血糖状态容易损伤血管以及神经,从而导致肾脏、视网膜、周围神经、胃、肝脏、心脏等一系列糖尿病并发症~([1])。在过去的40年中,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数增加了4倍,这些病例中90%~95%是2型糖尿病,因糖尿病所引发的中风、失明、肾衰竭的发病率在逐渐增加~([2]),据报道,2012年,仅糖尿病就导致150万患者死亡,其并发症又使220万患者丧生~([3])。

    2025年06期 v.47;No.459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6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