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晓华;江帆;明淑萍;刘玲;
<正>偏头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的一种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公共卫生安全的共同难题。2021年LANCET发表的文章显示全球偏头痛患病率为14%,影响超过10亿人,在中国偏头痛的患病率为9.3%,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但因人口基数巨大,患病人数也相对较多,仍造成了沉重的社会负担[1]。一项研究证明1990—2019年中国的偏头痛发病率逐渐上升,这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导致的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生活方式改变等原因密切相关[2]。目前临床上偏头痛的标准治疗多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曲普坦类药物[3]等,
2025年07期 v.47;No.460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郜新新;胡爱民;
<正>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腺瘤是来源于垂体促甲状腺细胞的肿瘤,在临床较为罕见,因其临床症状不突出,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相似,容易误诊或漏诊[1]。目前关于垂体TSH腺瘤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手术治疗虽然见效快,但因其术前要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状态,术后并发症多,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胡爱民教授是武汉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武汉市中医名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对治疗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经验丰富。笔者有幸跟诊于前,现将胡教授基于“和法”运用经方论治围手术期垂体TSH腺瘤经验总结如下。
2025年07期 v.47;No.460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周永成;陈云;钟亚玩;徐坤敏;唐璇;周制艳;袁金声;胡芳;
<正>袁金声教授是我国知名的中医学术大师,50余载辛勤耕耘,尤其善用经方治疗脾胃病及内科杂病。作为国家级名老中医,袁教授的学术思想在中医界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脾胃学说的传承与发展。在其学术体系的指导下,许多中医临床实践者得以将经典理论与现代医学需求相结合,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在脾胃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基于袁金声教授的学术思想,临床常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汤这一经典方剂。该方剂不仅能调和脾胃功能,还具备灵活性,能够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加减和调整。特别是在实际应用中,
2025年07期 v.47;No.460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黎博;李建仲;梁凯英;袁思敏;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后,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而产生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下肢麻木、大小便障碍等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1]。相关研究统计,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大约2%~3%[2],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呈年轻化的趋势,可能与年轻人缺乏锻炼和不良的身体姿势相关。在各腰椎间盘的突出概率上,L4~5和L5~S1节段的椎间盘占据了较高的概率,
2025年07期 v.47;No.460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